1.只顾自己,成为大人物或者成为大人物最好的朋友
微博似乎无限扩大了我们的关系网络。事实证明,马克思的理论是对的:万物皆有联系!你和你的偶像之间的联系不再只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你终于可以和他平等交流了。当你回复他发的消息时,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你的回复,你可以看到他的一举一动,每一个念头,你终于从众生大海中走出来,看到自己的存在。数百人成为你的“粉丝”,你似乎不再孤单或默默无闻。
2.自我表现:想象一个自己或另一个人
你发微博的那几句话大家都看得到!这实在是太令人兴奋和兴奋了。于是你开始管理自己的“公众形象”,并担心它受到损害。你在小心翼翼地炫耀自己精心打扮的生活细节的同时,也担心别人会不会把你不好看的照片或者你不想公开的行踪公之于众。在这个公共平台上,你牺牲自己的隐私,同时想要保护它,却又忍不住想要暴露别人的信息……
3.信息焦虑
听不到或听得太多有关时尚和时尚的事情总是让人感到焦虑。内心坚强的人不多,所以你必须和大家在一起才能感到温暖。也许你和我一样因为害怕“OUT”而开始使用微博,但你发现发生了很多事情:今天李妍怀孕了,明天某处出事,后天某事精英们推断年底房价会下跌……每次转发、回复,信息都仿佛在重演,所以我们相隔千里却充满了信息,让你在眼前傻眼电脑前,只有手指在动,仿佛什么都没做,却又忙着一切。
4.表达焦虑
太短太猛的微博粘性很强——它复制了你自己的一组关系。同时,因为即使是简单的语言也需要经过大脑一定程度的处理,所以在微博上写的人和看微博的人实际上比面对面的交谈更加严肃。再加上表情和语气都缺乏匹配,各种情绪似乎比正常谈话还要夸张一些。因此,在微博上获得的满足感并不亚于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而且似乎比现实中更容易生气和沮丧——就情感动荡而言,微博是真实人际网络的增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