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栏目: 护理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得了肺炎病需要多喝水吗?还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得了肺炎病需要多喝水的,而且要适当的多喝水,肺炎要及时就医,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好好护理。除了卧床休息、大量饮水、吸氧、积极排痰外,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是抗感染。可以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

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肺部感染要注意什么?

1,用药方面,首选单一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有针对性地抗炎,切忌盲目大量用药,造成耐药性。

2,饮食方面,选择低油,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多饮水,使痰液稀释,便于咳出。

3,生活方面,室内勤通风,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适量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2018-04-5 中华医学科普回答】如题,谢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肺部感染后的注意事项有个简单的了解。有很多老年人肺部感染后引起严重的感染性休克,要知道对于感染后的康复治疗同样重要。

对于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在处理好病因的同时,应早期介入康复护理促醒措施,如综合感觉刺激:触觉、味觉、视觉、听觉 及关节挤压刺激等各种感觉传入均可促进意识水平的改 善,同时还应营造患者适宜恢复的外部环境,如家 属的参与,兼顾患者病前的爱好、兴趣等。合并肺部基础 疾病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和控制肺部基础疾病的同时应进 行肺康复训练,如呼吸训练、咳嗽训练,以改善患者呼吸肌 的耐力、肌力及协调性,改善胸廓的活动度等,进而改善呼吸功能,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建议所有脑卒中患者 在进水、经口进食前,由专业医护人员在入院 24 小时内完成吞 咽功能筛查,一旦确认存在吞咽功能异常,只要病情允许, 都应做进一步评估,早期进行个体化的吞咽康复训练:包括 进食体位、食物的选择、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等;合理喂食、 指导正确的功能训练以改善吞咽功能障碍都是降低肺部感 染发生的有效措施;对于存在严重吞咽障碍和误吸风险 者,可以考虑短期鼻饲进食,给予营养支持;在鼻饲中要注 意鼻饲体位,肠内营养剂由稀到浓,输注速度逐渐增加,以 利于患者的耐受;同时应重视口腔护理,根据口腔 pH 值选 择合适的漱口液,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减少口 腔潜在致病微生物的定植和细菌负荷,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有研究认为,早期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 改善,增强患者信心,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 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的患者,当病情稳定后应尽可能早开展康复训练治疗, 其治疗应包括患者的主动参与,鼓励患者的主动活动,其方 法主要有采用半坐卧位,进行床上或下床活动,视病情开展 治疗区的强化康复训练,训练时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通 过多种方法的训练以提高患者全身肌力功能和活动耐力, 以逐步提高患者的 日常生活能力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改善患者 心肺功能,改善肺通气和肺灌注,促进肺扩张,进而促进痰 液向上呼吸道排出,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中华医学科普平台”头条号,获取更多专业原创医学科普知识,本条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肺部感染这一情况在生活中其实并不罕见,如果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得不到足够重视的话,此时能够给机体带去的不利影响是比较大的。那么肺部感染的患者,应当要多注意些什么好呢?

一般来讲,肺部感染的情况大多是由细菌感染而造成的,最终导致身体出现发热的情况即发烧,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肺部感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发热不严重,其体感温度大约在38.5°左右,这时患者们则应当要进行抗感染的治疗,一般而言,往往选择的是抗生素的治疗,与此同时监测机体的体温。通常情况下,随着机体炎症情况的减缓,此时患者的体温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对于发热很严重,甚至其发烧温度已经达到39及以上的患者而言,此时则应当要考虑物理降温的方式,高温能够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忽视的,因而在此期间,建议患者们多多饮水,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有必要的话,还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肺部的ct检查。

肺部感染情况的发生,需要大家予以足够的重视,但是患者们此时切忌求医心切,盲目大量进行用药,以免导致相应耐药性的产生。

肺癌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如何才能让患者有效咳嗽排痰?

肺部感染主要由致病菌引起肺组织的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老年肺部感染多指发生在下呼吸道(包括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由致病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最终波及肺泡实质形成肺小叶病变成为肺炎,甚至导致肺间质纤维化。肺部感染有其特殊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全身各系统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对它的护理对策也有所不同。肺癌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 定期翻身和协助排痰 经常更换体位或活动,可预防分泌物的积聚和促进血液循环,若无禁忌,每2小时翻身1次,同时配合拍背、咳嗽,对神志不清、昏迷患者翻身前先吸净口腔内及鼻腔内的分泌物,以防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肺泡萎缩及肺不张的发生,并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2 发热的护理 患者寒战时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注意足底部置热水袋保暖;大量出汗时应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 心理护理以及创造良好环境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其了解疾病与干预护理的相互关系,积极配合治疗;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加强管理,保持病室整洁及时更换被服,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4 合并症的护理 当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时,严格按照医嘱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出现急性左心衰;对有心律不齐的患者,有条件时应该给予心电监护,如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对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该按照相关常规护理。 以上是肺癌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按医嘱给予抗感染、化痰、补液等治疗,同时做好以上几方面强化护理措施。在此小编祝大家身体健康,患者早日康复。

肺癌如何护理可防止并发症呢?

肺癌是生长在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包括肺泡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是我国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根据病变部位可以把肺癌分成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

肺癌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出现也是常见的现象,但是肺癌并发症的出现无疑给后期的治疗增加了难度,甚至部分患者会死于并发症。因此肺癌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常见的肺癌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 虽然股动脉穿刺技术较为安全,但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方法,可对局部血管特别是动脉造成损伤。预防及护理: (1)术前向患者宣教,训练床上排尿。 (2)术后用手指压迫穿刺点上方1cm 处止血20min 。 (3)加压包扎。 (4)术后必须卧床24h ,术侧肢体制动,向患者解释伸直的重要性。

2 动脉栓塞 操作时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引起动脉血栓形成栓塞,穿刺口包扎过紧,血液淤滞,促进动脉血栓形成。 预防及护理: (1)术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内皮。 (2)密切观察下肢血运,每15~30min 双手同时触摸双侧足背动脉,观察搏动情况。 (3)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 (4)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下肢麻木、疼痛。

3 脊髓损伤 预防及护理: (1)抗癌药物充分稀释后缓慢注入。 (2)嘱咐患者15~30min 主动运动健侧下肢或针刺皮肤上下平面有无感觉异常。 (3)观察患者有无尿潴留。 (4)备好血管扩张剂,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氟美松等。

4 褥疮 术后平卧24h ,受压部位毛细血管微循环受阻,产生局部缺血,若持续时间较长易发生褥疮。 预防及护理: (1)术前给患者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2)将手平伸于受压部位,用手掌环形 按摩皮肤1次/h。 (3)保持床单平整无皱折,睡海绵床垫。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擦拭汗液。

5 术后感染 由于抗肿瘤药物对骨髓的抑制,患者常有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且多数抗肿瘤药物对机体免疫机能有影响,化疗后易发生感染。 预防及护理: (1)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 (2)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治疗护理,加强无菌观念。 (3)做好口腔护理,饭后漱口,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毒素排泄。 (4)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6 发热及胃肠道反应 发热是由于癌细胞坏死后的吸收热,一般体温波动在37.5℃~39.5℃之间,持续1周左右。胃肠道症状主要是化疗药物所致,并向患者解释上述现象是正常反应。预防及护理: (1)体温不超过39℃者不必处理,超过39℃可行物理或药物降温。 (2)恶心呕吐严重时,可给予胃复安10mg 肌肉注射,呕吐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引起呛咳或窒息,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量,并记录,同时安慰患者使其放松。

如果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要进行必要的护理 1、紧密关注患者血压、体温、呼吸及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刻告知医生。2、帮助患者在手术以后及时进行有效咳嗽及深呼吸,促进分泌物的排出。为了更好地刺激患者咳嗽以及避免肺不张的出现可以吸痰,使用鼻导管、支气管镜。3、为了促进患者肺部有效扩张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一些运 动。4、患者一旦发生感染就必须给予支气管扩张药、联合抗 生素、化痰药物等,可以采用雾化吸入疗法。5、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就必须给予机械辅助呼吸。

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关注护理点滴,每天学点护理知识,若有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护理点滴为你解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