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肝性脑病的护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肝性脑病的护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肝性脑病,原名肝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表现如下:
第一阶段(前驱期):轻度人格改变和行为障碍,可有扑翼震颤,脑电图最正常。
ii期(早期昏迷期):意识混乱、睡眠紊乱、行为异常。指挥能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心理构成,言语不清,书写困难,行为异常更为常见。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出现肌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加,踝关节阵挛和阳性体征,如巴宾斯基征。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改变。
肝性脑病能喝酒吗?
不可以。肝性脑病患者应保持电解质平衡,避免使用镇静药物。如果病人有腹水,大量腹水不能排出,以免诱发肝性脑病。这种疾病还应防止胃肠道出血。肝性脑病患者需要减少产生更多氨的食物,如肉类、鸡蛋和乳制品。植物蛋白可以适当摄取,因为植物蛋白通常含有较少的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和一定量的纤维素,这有利于氨在肠内的排泄。对于肝性脑病患者,饮食中应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肝硬化患者怎么防止肝性脑病?
【2018-06-24 中华医学科普回答】如题,谢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是肝硬化的并发症很多,严重的也就那么几个,包括门静脉高压、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由于肝脏是人体最主要的解毒器官,试想,肝脏发生硬化了,能有效工作的肝细胞减少,这些毒素不能排出体外,顺着血液进入到中枢系统,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就会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
如何防止肝性脑病,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讲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是引起肝硬化的基础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等,如果基础病因不能好好控制住,肝硬化还会不断进展。再次是一些常见的诱发因素,比如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食管静脉及胃底冠状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是慢性肝性脑病最常见的诱因,或者腹水的患者使用利尿剂不恰当或一次性放的腹水过多都会诱发肝性脑病发生。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避免各种诱因,饮食上避免生硬,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还要避免高蛋白饮食,适度锻炼,避免各种原因引起的感染,保持大便的通畅等。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中华医学科普平台”头条号,获取更多专业原创医学科普知识,本条为原创内容,图片来源网络,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肝硬化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肝性脑病了解的可能就比较少了,其实,肝性脑病简单的说是指严重的肝功能障碍使肝脏解毒能力明显下降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症状。通常表现为人格改变、行为异常,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死亡。
对于肝硬化病人来说,预防肝性脑病首先就要了解肝性脑病的诱因有哪些,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化道出血;
2.高蛋白饮食;
3.低血钾碱中毒;
4.低血容量和缺氧;
5.感染;
6.药物的应用:麻醉、镇痛、催眠药等;
7.便秘。
因此,对于肝性脑病的预防,我们就需要针对上面的诱因来进行,在饮食方面,建议优质低蛋白饮食,何为优质蛋白?植物大白和奶蛋白由于动物蛋白,蛋白摄入量控制在1-1.5g/(kg.d);在应用利尿剂或者放腹水后,一定要监测电解质,防止出现低钾血症诱发肝性脑病;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感冒;慎用安眠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对于便秘的肝硬化病人,一定要通过饮食或者药物通便治疗,防止肠道内氨积聚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
对于肝性脑病的预防主要是及时去除诱因,减少肠道氨和毒性代谢产物的生成及吸收,目前常见的方法有:
(1)控制饮食中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的摄入;
(2)保证足够的能量供给;
(3)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4)预防和及时处理消化道出血;
(5)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
(6)避免使用可能诱发和加重肝性脑病的药物,比如安定、巴比妥类、吩噻嗪类等镇静药物;
(7)抑制肠道细菌的过度繁殖;
(8)清洁和酸化肠道,保持大便通畅。
我是心内科专科医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咨询相关问题或者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尽力解答,谢谢。
肝硬化代偿期一般极少发生肝性脑病,当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容易发生肝性脑病。所以,保护肝脏,防止肝硬化进展尤为重要。
保护硬化的肝脏,具体措施如下:
1.休息 避免重体力活动及高强度体育锻炼,保持情绪平稳,减轻心理压力。
2.酒精及药物 严格禁酒,不宜服用不必要且疗效不明确的药物如不正规的中药偏方及保健品。失眠患者慎重使用镇静、催眠药物。
3.食物 易消化、产气少的粮食为主,适当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已发生肝性脑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甚至禁止。
4.钠和水的摄入 以低盐为主,如有腹水,应限制水分在1L内。
5.避免感染 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避免进食不洁饮食。
6.如为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尤其是乙肝,需定期监测病毒数量,必要时需口服抗病毒药物延缓肝硬化进展
7.每半年到1年做好实验室检测,B超,CT及MRI检查。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
一个动作教你识别早期肝性脑病:让病人伸直胳膊,五指张开,闭上眼睛。肝性脑病者双手像鸟翅膀一样颤抖,即“扑翼样震颤”。
肝性脑病就是我们常说的“肝昏迷”,轻者性格改变、睡眠昼夜颠倒,重则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甚至昏迷不醒,是晚期肝硬化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肝硬化患者为什么会发生“肝昏迷”?
目前认为,“氨中毒”是导致肝昏迷的罪魁祸首。氨主要来源于食物中蛋白质分解,在碱性肠道环境内极易被吸收入肝,不能经过肝脏代谢解毒,直接入脑,影响脑的能量代谢,导致脑缺氧,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来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
(1)合理蛋白质饮食:我科有一位“老熟人”,经常因为肝性脑病,半夜送来医院。我们就告诉家属限制他吃肉,之后已经很少来医院住院,在家基本可以通过口服药来控制病情。
①没有肝昏迷的患者,不必严格减少蛋白质(包括肉、鸡蛋、牛奶、豆制品)。②有肝昏迷症状者,每天每公斤体重0.5~1克的蛋白质(相当于60公斤每天不到2两肉)。③补充复方氨基酸胶囊(只含有支链氨基酸,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不会引起肝性脑病)。
(2)保持大便通常:最好每天2~3次。因为便秘可以使氨的吸收增加。便秘者,可以服用乳果糖通便,既可以通便,又可以使肠道环境变酸,抑制氨的吸收。
(3)腹水患者避免过度利尿、放腹水,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脱水等情况,诱发肝性脑病。
(4)消化道出血者,需及时清理肠道积血,可以用清水或乳果糖灌肠,千万不可用肥皂水灌肠,因为肥皂水呈碱性,加速氨的吸收。
(5)积极治疗感染:有腹水感染或肺部感染时积极治疗,消除感染。
(6)防止消化道出血:避免吃坚硬食物,少吃多餐,易消化,不吃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
上述措施是我们通过日常生活方式能做到的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
当怀疑有肝性脑病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救治,不要耽误了疾病的治疗出现危险情况。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肝性脑病的护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肝性脑病的护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